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轨迹与深化逻辑——兼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基本路向
2019-10-15分类号:D633
【部门】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摘要】现代化进程中,共同体的脆弱性意味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需要持续开展。在中国百余年的现代化进程中,面对不同阶段的共同体脆弱问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一直致力于培育和铸牢国民共同体意识,从以国聚族到以族兴邦,从反抗侵略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阶级联合革命,到带动民族地区建设、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改革,党和国家对民族团结进步的追求一直贯穿始终。这些努力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由此奠定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进一步"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基础。沿着聚族兴邦的实践轨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得以深化的基本路向,就是要突破对象范畴的狭窄性、教育方式的宣教性以及团结进步的物化性,在全民性、生活性和意义性上加以完善。以此为基础,方可更好地满足全国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更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实践轨迹 深化逻辑 共同体意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民族团结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6AMZ004)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民族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