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林地覆盖和翻耕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2019-10-15分类号:S714
【部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摘要】[目的]探讨毛竹林土壤酶和土壤养分元素对地表覆盖翻耕的响应,为毛竹林覆盖经营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山地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稻草覆盖2年翻耕、覆盖2年未翻耕和自然生长(对照)的毛竹林0~50 cm各土层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覆盖翻耕样地和未翻耕样地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均低于对照样地,且在0~20 cm土层差异显著;覆盖处理后,覆盖2年翻耕样地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低于对照样地(0~10 cm土层差异显著),覆盖2年未翻耕样地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10~20 cm土层除外)也均低于对照样地;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则显著增加。(2)覆盖处理后,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得到增加;覆盖翻耕样地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均先增加后降低,且在10~20 cm土层达到最大;翻耕处理与未翻耕处理相比,土壤全氮含量在0~30 cm土层差异达到显著水平。(3)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土壤脲酶和蔗糖酶与土壤各养分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多酚氧化酶和土壤养分间均呈现负相关关系,土壤过氧化物酶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其它土壤养分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地表覆盖对毛竹林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影响,短期内地表覆盖可以显著提高毛竹林土壤肥力,且覆盖翻耕措施较利于增加土壤肥力。
【关键词】毛竹 地表稻草覆盖 耕作措施 土壤养分 土壤酶
【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不同侵蚀立地植被恢复与复合生态林业关键技术”(2017YFC0505403);; 浙江省科技厅团队科技特派员项目“毛竹林高效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2012T2T120)、“生态经济复合型毛竹林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浙科发农[2013]215-95);; 浙江省与中国林科院合作项目“林区新垦土地肥力恢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6SY15)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