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PM_(2.5)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10-15分类号:X513
【部门】东华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运用全局Geary指数C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PM_(2.5)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2016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PM_(2.5)表现为较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总体空间格局呈现出较为显著的集聚态势并不断增强.热点区以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分布为主,数量和范围呈现出缩小态势,次热点区显著减少但仅围绕在热点区周围,次冷点区由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向中游和下游地区移动趋势明显,冷点区范围呈现出显著扩张的趋势,长江经济带上游仅甘孜州外其他地区都转变为冷点区.此外,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PM_(2.5)保持空间相关性的空间距离为867 km,在此范围内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分布状态.在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影响因素分析中得出,产业结构是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最大影响因素,其次为经济发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与城市雾霾污染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人口密度产生的影响由长江经济带下游和中游逐渐向部分上游地区扩展,交通运输状况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较大.结合各区域雾霾污染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提出长江经济带更应注重联防联控基础上,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治理策略.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PM_(2.5)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JL05);;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8NDJC109YB);;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度项目(JJ17201);; 东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2017年联合开放基金项目(17JJ03);;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2017年开放课题(CCA2017.05)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