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果实假果皮的光合特性

2019-10-15分类号:S664.1

【作者】张韵  刘涛  张涛  谢乐添  黄坚钦  王正加  胡渊渊  
【部门】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杭州市原种场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薄壳山核桃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的外观形态和光合特性参数,并结合DCMU[3-(3,4-二氯苯基)-1,1-二甲基脲]抑制果实光合作用对其果实干质量的影响,探讨薄壳山核桃果实假果皮光合作用对果实干物质积累的重要贡献,为充分挖掘薄壳山核桃假果皮光合增产潜力和优势,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技术途径提供参考。【方法】以薄壳山核桃果实为研究对象,在果实发育的关键时期授粉后80和120天测定果实的干/鲜质量、表面积、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假果皮叶绿素(Chl)含量、Ru BPC(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和PE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的变化,并从7月15日(相当于75DAP)开始用DCMU对果实光合作用进行抑制处理,每周处理1次,直至9月12日果实收获时,分析DCMU处理对果实果长/果横径、果仁干/鲜质量和含油率的影响作用。【结果】1)从授粉后80~120天,薄壳山核桃果实鲜质量、干质量和表面积分别增加了579. 33%、447. 74%和227. 39%(P0. 05); 3)薄壳山核桃果实假果皮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63. 15%(P0. 05); 4) PAR=1 801μmol·m~(-2)s~(-1)时,薄壳山核桃果实假果皮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Y(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_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未发生显著变化(P>0. 05); 5) DCMU处理薄壳山核桃后,其果实果长和果横径分别减少5. 07%和4. 56%(P
【关键词】果实发育  薄壳山核桃  假果皮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0547);;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5C160003);; 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研发专项(2018C02004);; 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16C02052-13);;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2018〕TS 08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1000604)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