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互联网与社会信任:微观证据与影响机制

2019-10-12分类号:C912.6;F49

【作者】王伟同  周佳音  
【部门】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库(CGSS)2013年数据,考察了个人互联网使用频率对其社会信任水平的影响。利用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偏误后的估计结果表明,个体互联网使用频率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其社会信任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高收入、高学历的个体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其社会信任水平上升幅度更大。机制分析表明,使用互联网能够通过促进线下社交、改善人际关系满意度的方式提升社会信任水平,也会通过影响使用者的社会公平认知而降低社会信任水平,但互联网的多样化信息并未由于增加认知分歧而降低社会信任水平。上述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依然成立,这表明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网络使用人群规模是提高社会信任水平的重要途径,该结论有助于澄清互联网对社会信任存在负面影响的社会舆论,进一步凝聚推进建设网络强国的社会共识。
【关键词】互联网  社会信任  信息甄别  线下社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人口迁移决策的地区代际流动偏好:实证测度、微观证据与影响机制”(71973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治理视角下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制度研究”(71833002)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