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实践与发展70年:有效的视角
2019-10-10分类号:D422.6
【部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基层治理体制不断转换和发展。其中,既有农村寻求高适应性治理形式的村庄逻辑,也有国家建设目标在农村落实的国家逻辑。国家是农村治理体制创新实践的关键变量,有效是治理体制转换中国家与农村的共同追求。国家建设目标既通过治理体制得以实现,也直接反映在体制所要实现的有效性内涵上。现代化的阶段性不同,国家建设目标不同,治理体制也具有不同的特点,运行机制也不同,所实现的有效性内涵也不同。从有效视角审视70年来农村治理体制的实践,经验丰富、成就巨大,农村治理体制与国家建设高度同构。新时代建构乡村善治体制强调有效,有效的内涵包括行政、自治、组织、服务等多方面。有效的农村治理体制既要有效适应农村实际,也要有效实现国家建设目标,是一种功能复合性的、多元内涵式的治理体制。
【关键词】农村治理体制 创新实践 有效 国家建设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乡规民约与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对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YJC810011);; 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经费项目“乡村振兴视野下村民自治有效与单元有效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CCNU18XJ010)的支持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