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乡村司法之转变
2019-10-10分类号:D422.6;D926
【部门】云南大学法学院
【摘要】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从宏观社会背景看,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乡土社会的"地方性"特征正趋于消解,传统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形成的非正式社会规范日渐式微,乡村社会呈现出利益分化与规范多元的格局。从微观社会结构看,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但进入诉讼渠道的案件类型中陌生人/半陌生人纠纷以及经济类纠纷总体占比较高且有持续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乡村人民法庭在硬件设施、人员结构以及司法的规范化层面亦获得充分的发展。这一系列深层次的转变,构成了当代中国乡村法治建设和乡村司法全新的社会背景。为顺应变迁后的乡村社会及其法治需求,亟需转变现行理论和政策层面对乡村司法的工具主义定位。
【关键词】乡村社会 社会变迁 乡村司法 乡村人民法庭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14CFX0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