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在沼虾属种类鉴定中的应用
2019-10-08分类号:S917.4
【部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摘要】为探索DNA条形码在沼虾属(Macrobrachium)种类鉴定中的可行性,对21种沼虾(亚洲群体7种和美洲群体14种)的COⅠ基因片段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沼虾COⅠ基因组成偏倚明显,AT含量(57.74%)高于GC(42.26%),GC在各个密码子位点的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第1密码子位点(49.24%)、第2密码子位点(40.72%)、第3密码子位点(36.82%);基于Kimura2–Parameter模型分析21种沼虾的种间和种内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753和0.005,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是种内遗传距离的150.6倍,符合HEBERT所推荐的鉴定不同物种的最小有效种间遗传距离为0.02以及种间遗传距离大于或等于10倍种内遗传距离的标准;在分子系统发育树中,NJ树和ML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亚洲种群和美洲种群分别以100%和82%的置信度形成2个姐妹支,并且同种沼虾都以较高的置信度聚集在同一分支内。研究结果证明,线粒体COⅠ基因能有效地对沼虾属的种类进行鉴别。
【关键词】沼虾属 DNA条形码 COⅠ基因 鉴定
【基金】国家环保专项(PM–zx097–201812–244);; 2019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专项(pdjh2019b0510);; 广东省动物分子设计与精准育种重点实验室项目(2019B03030101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项目(kh19051)
【所属期刊栏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