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以徽杭古道为例
2019-10-06分类号:F592.7;F327
【部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摘要】在乡村旅游日益兴盛的背景下,运用相关压力理论探讨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变迁过程与机制,能够总结出乡村旅游地社会变迁的规律性特征。文章以皖浙交界的徽杭古道乡村旅游地为例,构建了基于组织压力视角的人居环境演变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DPSIR),通过对人居环境系统演变的压力评价、压力反应与应对、压力结果等过程的深入剖析,总结了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演变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演变驱动力有旅游流刺激、政府政策与社区精英等,驱动力同时构成了人居环境潜在压力源,进而引发社区压力应对与压力反应。自身能力、应对资源等差异影响了个体压力应对方式的选择,人居环境演变的早、中、后期,压力反应表现为警觉反应、抵抗反应与衰退反应;人居环境压力演变的结果主要体现在社区衰退,居民生活幸福感下降。人居环境压力响应需要政府他组织力量的介入,以及相关利益协调机制的设立;人居环境演变机制是系统自组织与他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自组织主导逐渐到他组织与自组织力量共同作用,进而到二者协调是人居环境系统实现结构优化,乡村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乡村旅游地 人居环境 压力过程 徽杭古道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同产权制度安排下的古村镇旅游地空间生产及机制研究”(4170115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旅游包容性发展的政策倾向及动态调试”(17BJY153)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旅游学刊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