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新中国人口迁移70年:机制、过程与发展

2019-10-01分类号:C924.2

【作者】王桂新  
【部门】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三大人口变动之一的人口迁移,也伴随国家的艰难探索走过了70年历程。回顾人口迁移的发展,大致可以1978年为界划分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年两个阶段。两个阶段主要受经济体制及改革开放的影响,人口迁移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户籍制度自1958年出台,一直作为人口迁移的桎梏制约着人口迁移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在城市没有户口也可以生存的条件,使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推动了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创造了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户籍制度仍制约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使其只能是"不完全"迁移及"半"城市化,并同时造成了严重的农村"三留守"人口问题。彻底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才能更好地实现人口迁移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计划型人口迁移  自发性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机制  户籍制度
【基金】上海社科项目“建国70周年”系列研究“70年:人口迁移与发展”(项目号:2017BHB017)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人口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