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掌肢新米虾7个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2019-09-27分类号:S917.4

【作者】郑小壮  陈清华  陈文坚  郭照良  
【部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  
【摘要】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采自广东清远、惠州、韶关、广州与广西河池、南宁、崇左的7个掌肢新米虾(Neocaridinapalmata)野生群体的97个样本的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研究掌肢新米虾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掌肢新米虾在624 bp的COⅠ基因序列中A、T、C、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98%、33.17%、20.99%、18.85%,AT含量(60.15%)高于CG含量(39.84%),表现出较强的AT偏倚性;基于COⅠ基因序列的总群体中共检测到4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定义了5种单倍型,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以及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611、(0.557±0.025)、(0.00098±0.00007),呈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7个自然群体的群体内遗传距离为0.000~0.001,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0.002;分子方差分析(AMOVA)和遗传分化系数(F_(st))结果揭示,掌肢新米虾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间;中性检验和核苷酸错配分布表明,掌肢新米虾7个自然群体遵循群体扩张模式,发生了历史扩张事件;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广东4群体与广西3群体形成姐妹支,表明不同地理区域具有一定的种群特征,可作为单独的管理单位进行保护,Hap1与Hap4分别是广东4群体与广西3群体和惠州群体的共享单倍型,其余单倍型为各群体所独享。
【关键词】掌肢新米虾  自然群体  COⅠ基因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基金】国家环保专项(PM–zx097–201812–244);; 2019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专项(pdjh2019b0510);; 广东省动物分子设计与精准育种重点实验室项目(2019B030301010)
【所属期刊栏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