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小型公共品治理模式研究——以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资金项目运作为例

2019-09-25分类号:F327

【作者】曾红萍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摘要】以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资金在基层社会的运作为例,考察不同治理模式下农村小型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研究发现,在村级自主治理模式下,项目的决策、实施、监督均由村民及村级自组织完成,公共品的治理成本低、供给效率高、农民的满意度高。在多元共治模式下,项目的决策、实施、监督分别由村民、市场、政府承担。多元主体的分工协作实现了项目在基层社会的规范化运作,但却产生了治理成本增加、项目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农民满意度降低等治理困境。因此,在资源输入背景下,以农民为主体,将农民组织动员起来,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社会资本,是农村小型公共品治理有效的基础。
【关键词】公共品供给  自主治理  多元治理  交易成本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基金项目“多元治理视角下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机制研究”(18XJC840001);;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多元治理的机制研究”(2018G03)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