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时空测度与演化
2019-09-25分类号:F301.24
【部门】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摘要】[目的]探讨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信息熵的基本原理,利用2002—2014年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灰色模型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1)从整体上看,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2)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2002—2014年期间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从2002年的1. 350 3 Nat上升到了2014年的1. 362 3 Nat。(3)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4)运用灰色模型预测可知,到2026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出现上升趋势。[结论]当地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与集约利用水平,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城市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信息熵 土地利用结构 时空测度 灰色GM(1 1)模型 长株潭地区
【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长株潭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权衡协同研究”(2019JJ70013);;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环境伦理视域下长株潭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18C1801);;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生态正义视域下澧水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XSP19YBC297)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