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2019-09-24分类号:F124
【部门】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摘要】文章在探析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机理基础上,以中国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依据,综合运用投影寻踪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对中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的空间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滞后于经济发展,但科技创新是影响耦合协调度变化的主导因素;耦合协调水平在地区层面呈现东部遥遥领先,东北与中西部拉开差距,中西部差异较小的空间异质性;耦合协调水平在省域层面可分为四种类型,高水平协调型均位于东部,低水平协调型主要位于中西部,经济滞后型、创新滞后型则在四大地区均有分布,且各省域耦合协调水平差距呈不断缩小趋势;四类型省域两系统耦合协调的主要支撑要素也存在明显异质性特征。最后,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不同耦合协调类型省域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空间异质性 支撑要素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模式选择及机制研究”(16FJL009);; 湖南省科技创新决策咨询暨软科学重点项目“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评价及对策研究”(2017ZK3051)
【所属期刊栏目】华东经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