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探究中华绒螯蟹与无齿螳臂相手蟹的营养生态位特征
2019-09-15分类号:S931.1
【部门】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江苏省水产学会
【摘要】为进一步保护中华绒螯蟹栖息地和种质资源,科学评估长江蟹类的营养关系及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在长江靖江、新开沙及狼山沙3个采集区域的中华绒螯蟹和无齿螳臂相手蟹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并根据δ~(13)C、δ~(15)N值分析二者的生态宽幅及营养生态位面积。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与无齿螳臂相手蟹的δ~(13)C、δ~(15)N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华绒螯蟹的δ~(13)C值频率分布相对集中在-25.00‰~-23.00‰;无齿螳臂相手蟹的δ~(13)C值频率分布相对集中在-26.00‰~-24.00‰,表明两种蟹均对某种饵料生物有所偏好,且中华绒螯蟹的δ~(13)C值频率分布范围大于无齿螳臂相手蟹,表明其食物来源更广。中华绒螯蟹与无齿螳臂相手蟹的营养生态位存在重叠,表明二者存在饵料竞争关系。其中靖江江段两种蟹的营养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表明二者在靖江江段食物竞争最激烈。中华绒螯蟹的δ~(13)C值变幅(CR)、δ~(15)N值变幅(NR)及营养生态位总面积(Ta)均大于无齿螳臂相手蟹,说明中华绒螯蟹对于饵料资源的竞争能力更强。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 无齿螳臂相手蟹 碳氮稳定同位素 营养生态位 生态宽幅
【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研究项目:长江江苏段中华绒螯蟹栖息地和适合度评价(BK20131088);; 农业部物种(渔业)资源保护项目-长江下游鲢鳙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效果跟踪(22130135037)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