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黄鳍棘鲷3种标志方法效果的比较与分析

2019-09-15分类号:S931.5

【作者】吕少梁  王学锋  林坤  刘禹希  陈志劼  李纯厚  
【部门】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摘要】选取适宜的标志方法是提高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准确性的保障。以我国增殖放流的重要经济鱼类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为实验对象,以其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标志保留率为定量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比了被动整合雷达标志(PIT)、长T型标志(L-T)、短T型标志(S-T)3种标志方法的标志效果。40 d的实验结果显示,各试验组鱼的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鱼的存活率和标志保留率较高,但差异均不显著;存活率表现为PIT标志组(96%)>L-T标志组(94%)>S-T标志组(93%),标志保留率则表现为PIT标志组(100%)>S-T标志组(97%)>L-T标志组(96%)。结合标志材料成本、标志操作难易程度等因素,认为L-T标志是目前黄鳍棘鲷批量化标志放流较理想的一种标志方法。此外,研究所采用的生存分析法可为今后不同标志方法的对比优选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鳍棘鲷  增殖放流  PIT标志  T型标志  生存分析
【基金】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资助项目(ZJW-2019-06);;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403008)
【所属期刊栏目】海洋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