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铁板洲洲头冲淤变化规律
2019-09-15分类号:TV147
【部门】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南京市滁河河道管理处
【摘要】长江下游是典型的分汊型河道,其江心洲的洲头正面临清水冲刷蚀退的严峻形势,如大通河段的铁板洲。基于大通水文站年均水沙数据(1956~2014年),选取铁板洲的遥感影像(1998~2016年)和实测地形数据(2004~2011年),并采用MIKE21 FM模拟铁板洲河段的水动力变化,分析近20年大通站年际及年内水沙变化、铁板洲的形态变化、洲头冲淤变化及主控因素。2003年后长江下游年均径流量变化较小,年均输沙量比2003年之前锐减67.4%。铁板洲受到低含沙水流的冲刷,洲头显著蚀退,其体积从163.57万m~3(2004年)萎缩至68.84万m~3(2011年),且年均蚀退率由8.88%(2004~2008年)增至11.57%(2008~2011年)。水动力模拟表明来流量增大对洲头的冲刷作用更加剧烈,即铁板洲在洪水期受到的冲刷大于枯水期。由于洲头的逆坡和阻挡作用,铁板洲洲头上游沿程流速不断减小并在洲头前缘岸边急剧降至零,最大流速出现在洲头左侧,使得其左侧成为主要蚀退区。
【关键词】长江下游 分汊河道 江心洲 冲淤变化 水沙变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9020);; 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18SK1010);; 长江科学院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CKWV2016369/KY);; 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806)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