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框架法对不同栖息环境中华绒螯蟹形态差异的比较研究
2019-09-15分类号:S917.4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中下游渔业生态环境评价与资源养护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摘要】为了把握不同栖息环境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形态差异及其在产地鉴别方面的应用潜力,以长江水系(滆湖、骆马湖、固城湖、军山湖、梁子湖围网养殖环境)、黄河水系(东营黄河口自然环境)以及辽河水系(营口、盘锦等稻蟹共作养殖环境)8个不同产地的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应用框架法对其背甲、腹甲、侧面以及步足的32个形态学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和多元统计学研究。结果显示,4个背甲参数、1个腹甲参数、2个第四步足参数、2个第五步足参数及H值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基于32个特征的判别分析时初始产地鉴别正确率可达83.1%,但交叉验证正确率却仅52.5%。支持向量机分析时的3种分类结果显示,当测试样本为20%时,基于LDA-SVM的模型分类具有最好的产地鉴别效果,训练集正确率为88.1%,测试集正确率也达83.1%。结果表明,传统的形态学框架法具有对不同栖息环境的中华绒螯蟹产地鉴别潜力。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形态特征 产地 框架测量 栖息环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2850);; 无锡市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5-17034)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