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脱节中的政府行为机制——基于深度贫困县L产业扶贫过程的案例分析
2019-09-10分类号:F323.8;D63
【部门】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摘要】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围绕连片特困区L县的产业扶贫政策执行过程,旨在探讨县域内产业政策执行行为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县域产业扶贫既是回应县域产业转型的客观行动,也是顺应地方考核的政绩冲动,由此造成"脱节"现象。(2)政策执行中,县委县政府试图运用"超常规施压"和"超常规问责"的双重压力机制推动政策实施;而乡党委、政府以及县直部门则在双重压力机制下陷入三重困境,并引发策略性应对机制;乡政府为了走出困境将扶贫压力向村两委传导,引发村两委干部的选择性阐释机制。(3)政策执行中的多重行为差异根源于政策本身的缺陷、政策执行者的风险规避和自有余地以及行政体系运作特征与乡土社会运作模式的不适应。
【关键词】扶贫 双重压力 策略性应对 选择性阐释 政策执行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项目(16JJD6300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GBL193);; 黄宗智历史与社会研究青年学子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