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乡村振兴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河甸村“舍饲养殖”产业为例
2019-09-10分类号:F327
【部门】河海大学
【摘要】在乡村产业遭遇发展困境的背景下,研究乡村生态型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生态脆弱区乡村生态农业发展实践为例,研究发现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关系的较好处理、生产行为"嵌入"于生态之中以及村民的"共同经济利益意识"是生态农业得以形成并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构建生态农业,乡村呈现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邻里互助等振兴样态。影响生态化发展行为的关键因素是生态自觉的形成。实践中,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生态自觉意识,从而助力生态脆弱区乡村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 乡村振兴 生态农业 农牧结合 生态自觉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社会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BSH069)
【所属期刊栏目】求索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