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流通”背景下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发展对策研究
2019-09-06分类号:F299.24
【部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
【摘要】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流通设施,具有公共产品性质。为顺应"互联网+流通"发展趋势,国际通行做法是在将传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型物流中心等纳入基础设施体系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公共信用平台、信息平台等的建设。基于成本-收益分析视角的效用模型和博弈模型及其实证检验表明:政府应重视并改进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机制,提高实际运营主体投机取巧的成本,完善考核、奖惩等机制,以提升流通基础设施运营企业履行公益性承诺的意愿;而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媒体、消费者社群等亦是重要监督力量。优化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供给的现实路径包括: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直接支持效果,分类、规范推进公私伙伴关系共建流通基础设施,以及建立健全地区规划与协作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流通 公益性 流通基础设施 供给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加快我国从商品出口大国迈向流通企业‘走出去’强国战略转变及实现路径研究”(16AJY017)
【所属期刊栏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