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改革、审计质量与审计成本——来自A+H股市场的实证证据
2019-09-04分类号:F239.4;F832.51
【部门】中南大学商学院
【摘要】传统审计报告的模式化披露导致审计质量的提升缺乏激励,将关键审计事项即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重要的事项加入审计报告的审计报告改革,旨在缩小信息供需双方的审计期望差距,打破信息"黑箱",利用市场放大镜效应提升审计质量。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将先行改革的A+H股数据与普通A股数据进行匹配后建立双重差分模型,探索关键审计事项审计报告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及路径。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审计报告改革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显著下降,审计质量提升。进一步研究审计成本的中介效应发现,此次审计报告改革并未导致审计成本显著增加,审计报告改革并非通过新增审计成本来提升审计质量,原因可能是审计报告中的关键审计事项信息主要源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师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未有显著增加,该实证结果验证了审计报告改革在成本效率上的科学性。审计成本二阶段回归、真实盈余管理总分指标回归、应计盈余管理分指标回归结果均验证了主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关键词】关键审计事项 审计质量 审计成本 审计报告改革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可再生能源全额收购的价格机制及配套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4BJY14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员工个人社会资本到企业社会资本的跨层次连接机理研究——基于外部社会资本的视角”(项目编号:15YJA630110);;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网络关系、网络结构对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的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LY13G200010)
【所属期刊栏目】财会月刊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