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能受益于企业税收优惠吗?——基于产权性质和税收优惠来源的分析
2019-09-03分类号:F272.92;F832.51;F275.4
【部门】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摘要】文章从员工薪酬视角出发研究了劳动力能否享受到税收优惠的福利,并进一步讨论产权性质和税收优惠来源对税收优惠归宿的影响。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结果表明,在享受所得税优惠越多的企业中,员工薪酬越高,这说明有一部分税收优惠确实分配给了劳动力;且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国有企业。从税收优惠来源看,出现上述差异可能是由于民营企业高管通过自身政治背景获取关系型税收优惠后,提高了其与普通员工谈判的话语权,使得税收优惠较少地流向了普通员工。在采用工具变量法(2SLS)和滞后一期的方法控制潜在的内生性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当高管持股水平更高、公司所在地区更讲求"按劳分配"、地区市场竞争程度更高、税收征管更弱时,以上现象更为明显。文章立足于我国的制度背景,初步探索了企业税收优惠的归宿情况,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理解不仅能够完善税收优惠归宿的基础理论,也有助于评价我国的所得税政策,从而更好地践行十九大关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的重要精神。
【关键词】税收优惠归宿 产权性质 关系型税收优惠 员工薪酬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02185,7187219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5YJC630044)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