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贵州荔波喀斯特洞穴鱼体重金属含量及食用健康风险评价

2019-09-02分类号:X820.4;X503.225

【作者】晏翰林  徐承香  巴家文  黎道洪  雷莉莎  胡碧露  
【部门】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摘要】为了解喀斯特洞穴鱼体的重金属污染以及对人体的健康风险,选择贵州荔波的3种洞穴鱼荔波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liboensis)、大鳞金线鲃(S.macrolepis)和越鲇(Parasilurus cochinchinensis)为研究对象,对其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运用目标危害系数法(THQ)估算人体经摄食洞穴鱼后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各重金属平均含量值与标准限值之比的高低趋势为:Zn(0.50)>Cd(0.49)>As(0.48)>Pb(0.39)>Cr(0.24)>Cu(0.049)>Ni(ND),表明各重金属在平均值水平上未超标。而非平均值水平下,各重金属以Cd的超标率为最高(6.7%),但处于低超标率水平(15.2%),肌肉均未超标。此外各组织以内脏的重金属含量最高,肌肉最低。3种鱼类对重金属的累积大小为:荔波金线鲃>大鳞金线鲃>越鲇。相关性分析表明,7种重金属在3种鱼类各年龄组中的总含量随年龄的增高而减少,其中仅Zn与年龄、体重和体长均呈显著负相关。健康风险评价显示,所有重金属的THQ和复合风险(TTHQ)均小于1,说明荔波村民摄食该3种洞穴鱼不足以造成潜在的重金属健康风险,但Cu和As的总贡献率高达90.12%,为主要风险元素,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洞穴鱼  荔波  贵州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152);;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2017]1416);; 2015年度贵州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资助(黔人领发[2016]4号)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