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学的空间认识及中国国土空间功能优化方向分析
2019-09-01分类号:F205
【部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宜宾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
【摘要】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随着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方案的提出并成为国家基本战略之一,多尺度国土空间的格局分析及功能分区、优化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文章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土空间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阐明了国土空间形成过程、格局及功能的相关关系。指出国土空间开发失衡的根本原因包括:国土空间初始格局影响、不同限定区域主体在利益最大化追求过程中看似"理性"的资源抢占和策略选择;以美好愿望为出发点形成的国土空间规划欠完善及执行保障不到位等。围绕地理学"格局—过程"的基本研究途径和方法,提出通过对国土空间现状的准确把握、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梳理融合、系统和解析相结合的方法思路运用,配以规划机制的优化、法律的保障及博弈过程中的科学性趋优等使中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从失衡到平衡,功能从失调到优化。
【关键词】地理学 主体功能区 国土空间功能区 失衡 优化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典型山地水土要素时空耦合特征、效应及其调控”(2015CB4527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子课题“山区国土空间功能优化与调控对策”(2015CB452706);; 中国科学院STS项目“胡焕庸线南端交汇带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技术及示范”(Y8R2020021)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