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基础教育资源与居民点空间耦合分析
2019-08-26分类号:TU984.14;G639.2
【部门】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摘要】基础教育资源发展经常会滞后于城市化居民点的建设,如何更好地协调两者均衡发展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文章选取湖北省武汉市为研究区,运用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和平均几何中心等地理学空间分析方法,探索该地区城市居民点和基础教育资源空间格局及变化过程,分析其耦合状态并指导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研究发现:2005—2018年武汉市基础教育资源(小学和中学)数量呈先减后增趋势,而居民点数量持续增加的趋势;基础教育资源与居民点空间分布均呈现"核心—边缘"的分布趋势,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而远城区分布较为稀疏。同时,基础教育资源与居民点出现发展不均衡的状态,特别是2005—2015年期间两者的耦合度逐渐降低,而两者密度中心耦合度呈现由低至高,又逐渐降低的波浪型趋势;空间变化方向上则以2010年为时间节点,两者重心偏移由方向一致转为呈现相反方向偏移。武汉市未来城市规划中,需要更加切实加强对居民点与基础教育资源空间规划,优化基础教育资源结构的同时,综合考虑居民点人口、经济等要素,实现两者空间布局高度耦合。
【关键词】居民点 基础教育资源 耦合 教育公平“ 就近入学”原则 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10201)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