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主体性的浮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教育性意义

2019-08-25分类号:G451

【作者】魏戈  陈向明  
【部门】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  
【摘要】在一套"投入—产出"的数据逻辑之下,我国教育事业的成功叙事遮蔽了教师的主体性。教师主体性集中体现在教师的教育决策和行动中,需要借助他们的实践性知识得以表达。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教育性意义,正在于促使教师主体性的浮现,从而唤醒教师发展的潜在本质。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主体性的表达媒介,因其意向性、伦理性和超越性等特征,能够帮助教师在稀疏平常的工作中创造教育性事件,彰显其教育性意义。基于来自一线教师的案例分析发现,具有教育性意义的实践性知识与教师的主体性一体两面,二者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相互转化、彼此促进。
【关键词】实践性知识  主体性  教育性  教师教育
【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一般项目“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M201910028014)成果之一;; 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