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效果分析

2019-08-25分类号:F592.7;F323.8

【作者】王志标  李丹丹  
【部门】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  河南大学中原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目的]分析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的现状,对旅游扶贫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提高区域旅游扶贫效果提供参考,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方法]利用武陵山片区县域的相关数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LINGO编程测算了各个县域旅游扶贫效率和相对有效性,之后进行了投影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果]武陵山片区整体的旅游扶贫效率为0.550,处于中等水平;对于黔江区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来说模型的最优解为1,这表明黔江区和务川县是DEA有效的,同时是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其他县域模型的最优解均小于1,为非DEA有效;相对于现有的产出指标水平, 2016年武陵山片区大部分县域旅游业的投入冗余额均小于0。[结论]武陵山片区县域的旅游扶贫发展不均衡,大部分县域旅游业处于投入过量阶段。应提高资源配置合理化程度,因地制宜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加强旅游扶贫与市场需求间的有机联系,形成合理有效的旅游扶贫链,使旅游能够真正成为群众脱贫的利器。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  旅游扶贫  扶贫效果  数据包络分析  CCR模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旅游地声誉形成机制及其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15YJA790062);; 国家旅游局重点科研项目“旅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测算”(16TAAK008);;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文化消费的经济贡献及其优化发展研究”(2016BJJ008);; 长江师范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17KYQD97)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