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形成演变的地理基础
2019-08-23分类号:F127
【部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摘要】长江经济带从提出到上升为国家级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着大河流域经济带形成的客观存在性与历史必然性。大河流域经济带往往都经历了"逐水而居的居住地—资源轴带(农牧业、矿业、水能)—交通轴带—工业产业带—城市密集轴带"的发展演变历程,其空间发展表现为"增长点"至"增长轴",进而向"经济带"的转变,这种流域经济带的地理形态变化,蕴含着作为流域这一特殊而基本地理单元区域发展与空间演变的规律。由点至轴到带的空间演变,也推动着流域经济带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空间上由点到面的演变过程。该演变不仅存在资源与区位等优势驱动,更有着生态环境承载力等的刚性约束,深刻反映出经济带发展中的地理环境载体的重要性。对长江经济带形成演变科学内涵与地理基础展开探讨,以期为新时期大河流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河流域 空间结构 格局演变 地理基础 长江经济带
【基金】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重点项目(KFJ-STS-ZDTP-011)~~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