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背景下建档立卡政策的增收效应测度:自我“造血”还是外部“输血”?
2019-08-15分类号:F323.8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摘要】本文以甘肃、陕西、山西、江西、四川五个中西部省份农户与村级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PSM-DID方法检验了建档立卡政策的增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建档立卡政策显著提高了贫困户的转移支付性收入,但是对贫困户的农业经营收入和转移就业收入的增收作用不明显。这一结论说明建档立卡政策虽然有助于国家扶贫资源向贫困户流动,但主要体现为直接的转移支付,并没有提升农户自身的发展能力,因而未能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第一,扶贫资金主要被用于改善外部环境的普惠性项目,对促进贫困户内部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特惠性项目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第二,贫困户对"造血式"扶贫项目参与度及效果评价都不高,且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非贫困户对贫困户的挤出效应,使得"造血式"扶贫项目效果打折;第三,扶贫开发催生了"福利依赖"现象,"等、靠、要"心态使得"输血式"扶贫项目更受贫困户的欢迎。最后,本文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扶贫措施及扶贫激励机制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建档立卡政策 精准脱贫 精准扶贫 “造血式”扶贫 增收效应 转移就业 转移支付 农业经营收入
【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脱真贫’‘真脱贫’跟踪评估研究”(18VSJ099);;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理论和实践研究”(18ZDL21)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与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