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2019-08-15分类号:G632.3
【部门】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宁波诺丁汉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肩负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是促成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机制。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实质是引导中华文化身份意识觉醒和确立国家文化自信,是培育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强基石。中小学教材建设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利用现代装帧设计与可视化技术,鲜活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形、意、神;建构品牌教材和专题系列,多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与时代意蕴。为此,需要健全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制度体系与组织机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统筹规划与具体实施;增强中小学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学理支持和范式指导;建立中小学教材建设价值共创机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研发资源和共享平台。
【关键词】中小学教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7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百年中国教科书中的国民性建构研究”(课题批准号:BOA170039)的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