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进出口贸易的“偏年度效应”研究
2019-08-15分类号:F752.6;F757.12
【部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利用2001—2004年中国海关月度贸易数据,本文对中美进出口贸易统计的"偏年度误差"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美贸易企业的进出口动态在跨月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从事进出口活动的新企业数量的各月平均占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呈下降态势;采用日历年统计方式计算中国企业的年均进出口增长率以及按月统计的年均进出口增长率,前者会出现大幅高估的现象,且以首个贸易时间段最为明显,而后者则会产生低估前8、9个月的进出口增长率以及高估后3、4个月的进出口增长率的统计误差;采用日历年统计方式来计算中国企业的相对进出口水平,会引发相对进出口额的低估以及相对进出口增长率的高估问题;剔除"偏年度效应"后,扩展边际在进出口增长分解中的贡献率显著上升,这说明传统的日历年统计方式低估了扩展边际的作用。综上,忽视"偏年度效应"容易引致贸易统计指标出现失真失实等统计幻象,针对此引入相应的修正方法并评估其政策效应,应成为未来完善外贸统计标准与强化外贸统计分析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微观企业 对美贸易 贸易动态 “偏年度误差”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项目“逆全球化背景下外部政策不确定性对广东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D18YYJ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劳动者就业保护、专用性技能获取与中国企业出口转型”(71763031);; 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冗员负担与现金股利政策研究”(2018WQNCX040)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贸易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