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与影响因素的测度研究——基于相对出口增加值率的视角
2019-08-15分类号:F757.12;F752.7
【部门】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财经系
【摘要】本文利用增加值统计与要素收入分解方法对基于GVCs的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电子与光学产业为例,中美贸易并不存在"里昂惕夫悖论",技术和要素禀赋共同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 1995—2011年,中美相对出口增加值率一直低于"1"的平衡状态,中美相对要素实际收入的下降抵消了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在双边贸易利益分配中美方获益相对较大; 1998—2005年,伴随两国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的扩大,中美相对出口增加值率逐年下降,初始比较优势的强化使得美国的相对贸易利益增加; 2006—2009年,随着技术差距扩大幅度和要素禀赋差异的减小,中美相对出口增加值率逐年上升,两国贸易利益分配趋向平衡;中国在高技能劳动的利用上具备潜在比较优势,但相对于要素禀赋的优化,技术的滞后调整削弱了中国在贸易利益分配中的获利能力。
【关键词】贸易利益分配 相对出口增加值率 贸易条件 要素禀赋 技术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GVCs重构进程中的中美贸易利益分配动态平衡机制研究”(19YJC790192);;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GVCs中双边贸易利益指标体系与测度研究”(2018LY59);; 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人文社科类“GVCs重构背景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机制与动态平衡政策研究”(J18RB184)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贸易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