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双向参与下的生产率效应——基于WIOD数据库的实证研究
2019-08-15分类号:F414;F746
【部门】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基于1995—2009年跨国制造行业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2SLS)对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后向参与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整体上,全球价值链双向参与都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前向参与产生的促进作用略大;融入高收入发达经济体生产网络的生产率效应相对较大;相较于低生产率制造行业,高生产率制造行业通过前向参与和后向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能获得更高的生产率效应;全球价值链双向参与的生产率效应均能通过"技术效应"与"资源再配置效应"而实现;全球价值链双向参与都有利于促进资本的有效配置,但不同经济体的高技能劳动力配置效应存在差异,即高收入发达经济体通过前向参与促进高技能劳动力配置效率提升,中低收入经济体则不存在高技能劳动力配置效应。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 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 全要素生产率 增加值贸易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球价值链发展变化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15ZDA060);; 南京大学优秀博士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B计划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