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不同收获期扁穗雀麦的种子特性

2019-08-15分类号:S543.8

【作者】田宏  张鹤山  熊军波  刘洋  
【部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北省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明确扁穗雀麦(Bromus cartharticus)在不同收获期(花后8、13、19、25、32、36和42 d)种子含水量、大小、萌发和电导率的变化,以"江夏"和"黔南"两品种为试验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武汉地区,随着扁穗雀麦种子的成熟,种子含水量逐渐下降,而千粒重变化与之相反并于花后32 d趋于稳定。不同时期收获的扁穗雀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除在花后42 d略有下降外,其他时间基本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但花后32–42 d各指标差异不显著(P> 0.05)。种子成熟过程中,两品种电导率由花后8 d的379.45μs·(cm·g)~(–1)和340.90μs·(cm·g)~(–1)持续下降,到花后42 d减少超过84%且花后8–42 d差异显著(P
【关键词】扁穗雀麦  收获期  种子含水量  萌发特性  电导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扁穗雀麦种子发育及脱落机制研究(31702170)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