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性腺发育及营养品质
2019-08-13分类号:S966.16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东营市惠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心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为了解不同地理纬度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养殖性能和常规营养成分差异,通过连续采样和生化分析研究山东东营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性能、生殖蜕壳率、肝胰腺指数(HSI)、性腺指数(GSI),并进一步比较出肉率(MY)、总可食率(TEY)、肥满度(CF)和可食组织的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无论是雌体还是雄体,中华绒螯蟹体质量与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均呈幂函数相关性,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则呈线性函数相关。雌体平均体质量始终小于雄体,且7—9月差异显著(P0.05)。(2)雌体生殖蜕壳略早于雄体,生殖蜕壳高峰出现在8—9月,9月中旬成蟹全部完成生殖蜕壳。8—10月,雌雄蟹GSI显著增加,HSI则为下降趋势(P<0.05),而MY和CF则以雄体为高(P<0.05)。成蟹雌体可食组织中粗蛋白和总脂含量均高于雄体,而水分含量则以雄体为高,灰分含量两者差异不大。综上,山东东营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生殖蜕壳高峰集中于8—9月,雌雄成蟹总可食率均较高,分别为46.47%和44.81%,可食组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 东营 生长性能 性腺发育 营养品质
【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48);;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项目(171921301092371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6190)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