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31省的多维贫困测度
2019-08-09分类号:F323.8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为探究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选取31省农村居民消费的8个维度,运用ELES方法测算出基本需求支出份额,建立多维贫困测度模型,进而计算出各地区不同维度的相对贫困指数和各地区多维贫困指数,并着重分析了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贫困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各区域的相对贫困指数与多维贫困指数都呈现出"西部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的空间梯度分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农村居民多维贫困空间格局的主次因素,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个区域农民收入水平越高、非农收入占比越大、文化教育程度越高,则区域总体贫困程度越轻。因此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尤其是工资性收入比重,加大农村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他们的文化教育水平,有助于改善农村贫困问题。
【关键词】多维贫困 ELES模型 农村居民消费 空间分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JY136);; 农业农村部软科学课题研究项目(2018026)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