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不一致、正外部性与生育补贴
2019-08-08分类号:F842.617;F812.45
【部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管理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针对当前实际生育水平小于意愿生育水平小于政策生育水平的典型事实,构建家庭和社会生育决策模型进行理论阐述和机制探讨后发现:生育收益社会化下生育成本快速上升且主要由家庭承担引致的生育行为正外部性是家庭和社会生育目标不一致的主要原因。解决外部性的手段通常包括生育管制、生育权交易以及生育供给社会化等,结合技术和伦理规范等因素,认为生育补贴是当前比较可行的方案。进一步的理论推断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表征为生育补贴的生育保险制度会显著提升家庭生育水平,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政策含义是,尽快推出规避生育行为正外部性的措施,即考虑到社会养老保险与生育补贴的紧密关联,建议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相对成熟地区,发展和完善注重女性发展和降低教育成本的生育保险制度。
【关键词】生育意愿 外部性 生育保险 生育成本 OLG模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YJC790167&16YJCZH117);;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8047);; 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发展基金人才启动项目(W20180053)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