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杠杆错估误导了银行信贷决策吗
2019-08-08分类号:F275;F832.4;F832.51
【部门】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由于对"资产"和"资本"概念的混淆,基于总资产计算的"名义杠杆"无法真实反映企业杠杆水平,短期财务风险指标也无法正确估计杠杆引发的风险。依托2007-2016年的A股上市公司样本,本研究发现:(1)传统意义下我国上市公司杠杆水平整体偏高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由指标错估造成的,这种错估程度在那些"交易"强势的企业(如国有企业和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中较为严重。(2)对大部分偿债能力正常的公司来说,传统研究系统地高估了"名义杠杆"对短期财务风险指标的负面影响,且杠杆错估越严重,这种高估越明显。(3)传统研究存在的指标错估问题使银行无法依据企业的"真实杠杆"和"真实短期偿债能力"进行有效的信贷决策,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金融领域的信贷风险,降低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关键词】资本 真实杠杆 真实短期偿债能力 财务风险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YJC63019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TJ001、16CJY007)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南开管理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