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点—线—面”的河南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分析

2019-08-05分类号:F592.7

【作者】刘康  孟怡伟  丁志伟  
【部门】河南大学财务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中心  
【摘要】以县域为研究尺度,以旅游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为特征量,采用位序-规模法则、引力模型、ESDA等研究方法,基于"点—线—面"视角对河南省县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点"层面上,高位次城镇规模不是很突出,中低位次城镇多且呈基底状衬托。城镇旅游经济规模与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旅游资源丰度、旅游开发与强度、景点吸引力密切相关。在"线"层面上,强轴线主要为"郑—汴—洛"、"郑-新"、"安-鹤"、"郑—焦"、"洛—济"等,在空间上形成以郑州市区、开封市区、洛阳市区、新乡市区、焦作市区为中心的"钻石状"结构。在"钻石状"结构外围呈现以平顶山市区、安阳市区、淮阳、南阳市区为中心的放射结构。在"面"层面上,整体呈"西北-东南"的分异结构,且在中部形成以郑州市区、开封市区、洛阳市区为中心的高值集中区。在豫北安阳市区、新乡市区、焦作市区等沿太行山地区也形成了次一级高值集中区,东南部地区基本上形成大范围的低值连绵区。基于评价结果,结合空间组织的基本模式,提出了河南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优化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旅游经济  空间结构  整合  县域  河南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130);; 2018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8B163);;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教改项目(MSJG2017018)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