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与结构特征
2019-08-05分类号:F299.27
【部门】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对长江中游城市群28座地级及以上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结构特征和形成原因展开全方位的分析。结果显示:第一,28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0座出现收缩,主要集中于湖北境内;18座处于非收缩状态,重点分布于湖南和江西两省;15个市辖区和64个市辖县出现收缩。第二,城市收缩总体划分为全域型收缩、边缘型收缩和交错型收缩三种,其中全域型收缩主要包含黄冈、荆州、咸宁和襄阳,均位于湖北境内,呈现连绵不断的发展趋势;边缘型收缩主要包含荆门、宜昌和孝感;交错型收缩主要包含常德、黄石和益阳,呈现出收缩与非收缩交叉分布的条状交错状态。第三,城市收缩的出现伴随着青少年人口大幅减少和老龄人口急剧增加,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同时,在就业比例中,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增长最快。第四,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引发的区域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调整下的承载力不足、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社会压力增加以及生态环境污染和政策的导向作用成为城市收缩的主要成因。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 城市收缩 全域型收缩 边缘型收缩 交错型收缩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江经济带城市收缩的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与城市体系协同发展”(718040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空间结构与体系协同研究”(18FJY023);;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建立健全辽宁省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研究”(L18AJY00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长江经济带城市收缩的空间异质性与体系协同研究”(2019M651456)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问题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