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土石山区水蚀及水保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2019-08-02分类号:S157;S153.6
【部门】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土壤侵蚀是土壤有机碳退化的主要因素。为探究水蚀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寻求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有机碳进行保护,在北京周边选取4处典型样地,进行土壤有机碳调查及野外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分析了水蚀及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样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土壤堆积区、轻微溅蚀区、细沟侵蚀区、强烈冲刷侵蚀区。水蚀对浅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影响较大,程度剧烈的侵蚀,会造成深层土壤有机碳流失;②土壤平均有机碳质量分数随降雨历时的增加(土壤侵蚀量增长)呈减少趋势,并且减少趋势随降雨历时增加(土壤侵蚀量增长)逐渐变缓而趋于稳定;③不同鱼鳞坑配置对土壤有机碳的累积规律为:乔木枯枝落叶覆盖(32.7 g·kg~(-1))>乔木低矮植被覆盖(27.9 g·kg~(-1))>乔木种植(23.5 g·kg~(-1))>无措施(21.9 g·kg~(-1))>灌木(21.5g·kg~(-1))。其中地表覆盖(枯枝落叶及低矮植被)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碳;④不同植被措施对土壤有机碳恢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人工林、苗圃、果园和农田,因此要选取适合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土壤有机碳的保护。
【关键词】水土保持学 水蚀 土壤有机碳 水土保持措施 北方土石山区
【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1045)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