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体视角的历史街区地方感差异研究——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
2019-07-26分类号:TU984.114
【部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英国建筑联盟学院
【摘要】地方感综合了人对地方的认知、感受与情感,通过地方感的研究能更好地展现地方的独特性,也能探知在地者所依恋的地方构成状况。以北京市南锣鼓巷为案例地,从当地居民、商户和外来游客的主体视角出发,采取扎根理论,以现场调研访谈文本为基础进行编码,提取29个地方认知因子,归结为地方感六大次维度:环境质量、景观风貌、人文特性、性质功能、整体印象、主体感受;和认知空间、生活空间、主体空间三大主维度。同时,研究还发现了居民、商户、游客三类主体在地方感因子和主次维度上的差异状况:居民评价值最高,游客评价值最低;认知空间分值最高,主体空间分值最低;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因子约占三分之一,集中在居民和游客之间。
【关键词】历史街区 地方感 认知空间 生活空间 主体空间
【基金】北京林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号:2018RW25;北京林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项目号:2019XKJS03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51708028);;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号:17YJCZH193);;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号:18SRC019)
【所属期刊栏目】城市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