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湖南衡阳地区冬枣病害调查及主要病害病原鉴定

2019-07-26分类号:S435.65

【作者】王芳芳  王仁才  石浩  周倩  王琰  
【部门】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摘要】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对湖南衡阳地区4个冬枣生产基地进行病害调查,采集发病率较高的病害样品进行病原鉴定。调查结果显示,衡阳地区冬枣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疮痂病、褐头病、炭疽病、枣疯病、缩果病、白绢病、枣果褐斑病,其中,缩果病、枣果褐斑病发病率较高,分别为9.2%和20.8%,其他病害发病率低于5%。缩果病多发于果实膨大期,一般从果实腰部开始出现皱纹,病部变红皱缩,后期扩展到果柄至整果;枣果褐斑病多发于果实膨大期,果面有褐色斑点,圆形,后期病斑中央渐灰白色,不影响果肉品质。鉴定冬枣缩果病、枣果褐斑病病原菌分别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极细枝孢霉(Cladosporium tenuissimum)。
【关键词】冬枣  缩果病  枣果褐斑病  病原鉴定  湖南衡阳地区
【基金】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重点研发项目(2017NK2071,2018NK2013);; 湖南农业大学与衡山紫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项目(50264010317024)
【所属期刊栏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