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外聚合物对莱茵衣藻砷富集和形态转化的影响
2019-07-26分类号:X52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
【摘要】为探明胞外聚合物(EPS)对微藻砷的富集和迁移的作用效果,采用1m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莱茵衣藻EPS进行提取,测定EPS含量及其主要成分,运用LIVE/DEAD BacLight staining–LSCM观察去除和未去除EPS的莱茵衣藻的生长情况,并对藻细胞进行AsV处理(20μg/L、处理6.0 h),比较有(无)EPS的莱茵衣藻对砷的吸收、吸附和转化的差异。结果表明:莱茵衣藻EPS总量为16.12 mg/g,其主要成分为多糖(89.96%),并含有少量的蛋白质(7.41%)和DNA(2.63%),EDTA提取EPS后没有细胞自溶现象产生,不影响微藻的生长;去除EPS后的莱茵衣藻对AsV的还原能力显著降低,且在6.0h内对砷的吸收没有明显变化,但砷吸附量占富集的比例(43.03%~66.23%)显著高于有EPS的砷吸附占比(10.68%~31.90%),表明EPS在莱茵衣藻对砷的富集和形态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莱茵衣藻 胞外聚合物 砷 富集 转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548);; 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13A17)
【所属期刊栏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