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内部空间联系及其轴-辐网络结构演化
2019-07-25分类号:F299.27
【部门】湖北经济学院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院/财经高等研究院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要】轴-辐伺服网络是一种高效的网络类型,有利于降低要素流动成本,提高效率,并发挥规模效应。选取武汉城市圈内37个城镇作为网络节点,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计算其1995—2015年空间联系并进行分析,之后根据联系强度分布构建空间联系网络,并运用Python第三方开源软件包Networkx对其轴-辐网络结构及演化进行评价,得到如下结论:①城市间联系强度逐渐增强,由单极放射状向网状一体化渐次演化,总体联系呈现以武汉主城区为中心的核心—边缘格局。空间联系网络与联系强度同步发育,结构更加致密,同时关键节点的枢纽地位愈发凸显。②关键轴心城镇与联系通道围绕武汉主城区逐步发育,最终形成覆盖武汉主城区东、北、南三向的多重连接环,构成辐点城镇与轴心城镇进行联系的主要路径。③整体网络形成以武汉主城区为一级轴心,部分地级城市主城区为二级轴心,其他城镇为辐点的轴—辐网络结构,形态则呈现点对式网络—初级轴-辐网络—层级轴-辐网络的演化过程,且仍处于继续发育中。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空间联系 轴-辐网络 演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76,4180117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CJY048);;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CCNU18ZDPY09)~~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