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胡焕庸线两侧城镇建设用地变化及其碳排放差异

2019-07-25分类号:X24;F299.27;F301.2

【作者】张梅  黄贤金  揣小伟  朱振宇  汪煜  
【部门】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城市与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城镇建设用地在利用和扩张过程中承载和拉动着大量的碳排放。揭示胡焕庸线东西两侧城镇建设用地的碳排放差异,并探讨其驱动因素,能为东西部的协调发展、碳减排工作和新型城镇化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借助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和GIS技术,提出了边界阈值法,对胡焕庸线东西两侧的城镇建设用地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并综合相关文献中的碳排放估算方法对其所承载的碳排放进行估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关联性进行了剖析,并结合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讨论。研究表明:①边界阈值法提取结果的检验结果较好,优于经验阈值法和邻域分析法。②胡焕庸线存在被打破的可能性,2000—2013年东、西两侧城镇建设用地的面积比从95:5变为92:8,差异缩小。③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是以高碳排放为代价的,2000—2013年东、西两侧年碳排放量比值从93:7变为90:10,差异缩小。④东、西两侧的城镇建设用地每增加1 km2时,年均碳排放量分别增长1.79万t和2.58万t。因此,国家在继续重视碳排放量较大的东部地区的同时,也应重视西部地区加剧的高碳排放问题。可通过引导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式扩张、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倡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等手段促使西部地区走上集约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胡焕庸线  城镇建设用地  碳排放  时空差异  边界阈值法  夜间灯光遥感数据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801201);;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项目(2017);;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7KJB420001)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