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山区县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地形梯度效应——以井冈山市为例

2019-07-18分类号:F301.2

【作者】臧玉珠  刘彦随  杨园园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摘要】地形是影响土地利用的重要地理因素,山区土地资源禀赋及其开发利用方式深受地形条件限制。以井冈山市为例,采用1995-2015年多期遥感数据,选取坡度、高程、地形位指数等多项因子,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地形对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以及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井冈山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形梯度效应,林地、草地多分布在海拔>400 m、坡度>15°的山地和高丘陵区,耕地、水域、建设用地多分布在海拔<15°、人类活动密集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亦受地形因素影响,在平原和低缓丘陵区,斑块密集分布,景观多样性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斑块密度及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高值分布;而在高海拔、坡度大的山地丘陵区,优势斑块明显,最大斑块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以及蔓延度指数呈高值分布。优化山区土地资源配置,促进贫困山区减贫发展,应充分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作用,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和优势开发原则,重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加快推进山区精准脱贫、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格局  地形梯度效应  贫困山区  井冈山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43,41601173);; 全球乡村计划—中国乡村振兴研究(GRP-CRV)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