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关系性的“乡村”:实体主义乡村发展观的关系转向及其实践脉络
2019-07-18分类号:D422.6;C912.82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社会发展学院
【摘要】乡村研究所关怀的对象不仅仅是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而在更深层次包含了对总体性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关注。"乡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一种极具争议的理论建构。在全球乡村经历开放式转型的背景下,有关于乡村及其发展的一些传统理论假定需要得到批判性的检视和挑战。实体主义乡村发展观的关系转向为此提供了一种关系性的理论框架来重新理解、描述和建构乡村。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重构一种关系型的乡村治理体系,其对象不再简单是"人"或"物",而是涉及城与乡、本地与全球、人类活动与自然社会系统等不同空间尺度之间的空间关系。
【关键词】乡村发展 实体主义 关系转向 实践脉络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业转移人口的乡城流动性及其分类治理研究”(18CSH015);;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大都市郊区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及其流动分化研究”(2017ESH008);;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晨光计划”(17CG22)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