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内发性治理的社会机制研究
2019-07-18分类号:X321;F320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契机,而农村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环境问题早已成为乡村社会持续发展的障碍,如不能很好地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乡村振兴也无从谈起。通过对浙江里家村的实地调查和相关学术理论的梳理,形成农村环境"内发性治理"的概念。该概念认为农村环境治理应体现"中和位育"的治理理念,充分发挥农民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性作用,以及农村环境治理应回归乡村生活主体。只有发动农民参与环境治理,才能找到一条符合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特点的环境治理路径,保护农村环境的同时也能顾及农民生活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理解农村环境内发性治理方式产生背后的社会逻辑,掌握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一"目标实现的社会规律。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环境 内发性治理 政府主导型治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农业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17ZDA1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社会机制研究”(18BSH06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村生活污染治理的社会机制研究”(2018M631668)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